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黑龙江除夕饺子说法有哪些讲究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黑龙江除夕饺子说法有哪些讲究,仅供参考。

  在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各种各样的美食,其中,最少不了的一道美食就是饺子了,尤其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作为东北三省之一的黑龙江省,在除夕夜吃饺子就有很多说法和讲究。那么在黑龙江除夕饺子说法有哪些讲究? 黑龙江除夕饺子说法有哪些讲究   黑龙江除夕饺子说法有哪些讲究
  黑龙江人过年吃饺子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过年不吃酸菜馅儿的饺子,意思是怕吃酸菜馅儿的饺子后,来年的日子会过得穷酸。
  年三十儿晚上要吃白菜馅儿和萝卜馅儿的饺子,是说吃了这样的饺子,人会长得白净,说话也和气。
  包饺子时一定要多有几个褶子,不能把边捏成光边的,其意是不能让日子过“秃”了。
  很多人还在饺子中放一根白线,寓意谁吃着白线就谁能长寿,在饺子中包进一枚铜钱,祝福谁吃到了在新的一年里不缺钱花。 黑龙江除夕饺子说法有哪些讲究   码放饺子时一定要顺着摆,切忌摆成圈,意思是不能让新日子走进死胡同。
  煮饺子时,也有说道,灶坑里需要烧杏树条,意思是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兴旺”。
  在煮饺子的过程中,一家之主会问:“小日子起来了吗?”煮饺子的主妇就要回答:“起来了!起来了!”这是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好起来了。接着,一家之主还要问:“饺子挣没挣?”主妇便会笑着答:“挣了,挣得可多了。”这个时候,饺子煮过火煮破了,也不能说是破了,必须说是挣了,期盼着来年挣大钱,发大财。全家人吃完了饺子,一些家长还会让小孩在屋内高处跳上几跳,祝愿自家的小日子蹦个高。 黑龙江除夕饺子说法有哪些讲究   除夕夜的这顿饺子之所以非比寻常。
  一是因为腊月三十夜的23时至新年正月初一的1时,正好交子时,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二是人们期望把过去一年所发生的不如意的烦恼事,像吃饺子那样一块吃掉,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三是吃饺子还有祈求来年早生贵子,全家人丁兴旺,孩子有出息的意思。此外,饺子成为春节吉祥物,还因为其形状像银元宝,春节吃饺子有象征“新年大发财,元宝滚滚来”之意,寄托着人们“招财进宝”的美好愿望。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