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莆田正月十五闹元宵要怎么闹 有什么说法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莆田正月十五闹元宵要怎么闹 有什么说法,仅供参考。

  很多地方都流传着过完了元宵节才算过完了年的说法,所以各地庆祝元宵节的活动都办的非常隆重和热闹。老话里说,正月十五闹元宵,过元宵节讲究的就是一个闹字,而且各地的闹法都不一样。那么莆田正月十五闹元宵要怎么闹?有什么说法? 莆田正月十五闹元宵要怎么闹 有什么说法   莆田正月十五闹元宵要怎么闹
  在莆田,元宵节盛况赛过春节。近一个月时间里,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某个村过元宵,就有宫社摆斋菜、设“宴桌”、叠糕果、搭橘塔,乡民们抬菩萨神像行傩。家家户户厅堂摆设香案,焚香放炮,化“贡银”,烧柴草,祈求来年日子更红火。入夜,游灯、摆棕桥、跳傩火、舞龙戏狮、演大戏,通宵无眠。
  由于“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近一个月时间里,莆田每天都有不同村庄、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初六东峤魏厝妈祖出游,初七塘北元宵游灯,初八埭头汀岐村“牵马”闹元宵,十二梧塘吃炝粉闹元宵,十五南门摆棕轿,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极富地方特色。
  莆田元宵分“闹元宵”、“请元宵”。“闹”是元宵的核心内容,也是莆田民间艺术的集中展示。古代闹元宵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有30多种,如舞龙、舞狮、摆棕轿等。直到今天,莆田全市1000多支十音八乐队伍,仍会在闹元宵中大显身手。还有从宋代流传至今的枫亭菜头灯,从明朝传承下来的华亭游蛇灯,取“添丁”寓意,其表演堪称一绝。 莆田正月十五闹元宵要怎么闹 有什么说法   有什么说法
  莆田元宵节,时间跨度长,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结束,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节。且莆仙各地到处建有宫、庙、社、坛,每个里社均按古时划定的地域和固定的日子,其中以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最为热闹,称为“元宵心”。还有“总元宵”、“末夜灯”等活动,系较大社庙集中举行的大型元宵绕境活动。体现出莆仙文化所独有的强烈内聚力和乡土气息。
  早在唐代,莆田就有闹元宵的习俗。莆田元宵节持续一个月,与倭寇侵犯有关。当年倭寇被打退后,逃亡的百姓才回城过元宵。还有部分村民为了腾出时间春耕劳作,早早过元宵。百姓们过节时间不一,便有了一个月之长。
  莆田元宵民俗活动,堪称全国最独特、时间跨度最长的元宵节之一,其中传承至今已有900多年的仙游枫亭元宵游灯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