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大理除夕活动有哪些 过年习俗大盘点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大理除夕活动有哪些 过年习俗大盘点,仅供参考。

  说到大理很多人都是很熟悉的,众所周知大理的景色是很美的,很多人也会选择在春节的时候去大理旅游,而这个时候也是最好的感受当地过年风土人情的时候,那么大理除夕活动有哪些?过年习俗大盘点!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理除夕活动有哪些 过年习俗大盘点   大理除夕活动有哪些
  大理是一座千年古城,有很多的旅游景点,唐代的南昭国、宋代的大理国都曾将它作为都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使大理拥有“文献名邦”的美称,也使得大理有了不一样且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大理除夕夜要进行年祭,年祭的牺礼主要有猪头(要割去猪舌头,以示不惹是生非)、猪尾巴、公鸡、生鱼,配以豆腐、僧饭、素酒、清茶,先祭天神,再祭家坛、祖宗、门神、井神、畜神。年祭毕,白族人还有封门、封井的习俗,封门以后,各家各户间当晚就不再串客。
  祭年结束后,一家人就围在一起吃除夕年饭,除夕晚餐的菜肴不仅丰富,而且还有一定寓意,如猪头肉一定要配有猪尾巴,寓意“有头有尾”;蒜苗炒魔芋,寓意“顺顺利利”;烩茈菇,寓意“圆圆满满”;烩莲藕,寓意“通通泰泰”;烩鱼,寓意“吉庆有余(鱼)等等。 大理除夕活动有哪些 过年习俗大盘点   过年习俗大盘点
  过春节是大理民俗集中展示的“黄金时段”,祭本主(大理各白族村落)、葛根会(农历正月初五在大理古城北门外的文笔村)、演“吹吹腔”( 正月初二至初六在云龙县大达村)、千支灯班闹新春(大年初一在弥渡县城)、密祉元宵灯会(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在弥渡县密祉镇大寺街)、祥云元宵灯会(农历十二至十六在祥云县城)、朝山会(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在鸡足山、水目山等佛教圣地)等。
  春节期间的大理古城可谓是热闹非凡。在双廊过年,不止是放鞭炮、放烟花、到处做客这些,还有更多的民俗活动。相比于其他民族,白族人充分融合、继承、发展并延续了中原汉族的传统,而这里的年,也就更多了年味。
  初一到初三的晚上,在古戏台有白族舞蹈表演。初四是最重要也是最热闹的日子,人们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来迎接本主——白族人民的护卫神。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