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宁德正月十五闹元宵做什么 各地怎么过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宁德正月十五闹元宵做什么 各地怎么过,仅供参考。

  每当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会举办灯会,当夜幕降临,人们就可外出赏花灯、猜灯谜了。当然,每个地方闹元宵的习俗活动都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也就成为了各地的特色了。那么宁德正月十五闹元宵做什么?各地怎么过? 宁德正月十五闹元宵做什么 各地怎么过   宁德正月十五闹元宵做什么
  在宁德,人们一直都认为过完元宵节,年才算过完了。旧时,闽东群众欢渡元宵节,从正月十三日起至十八日止,通夜张灯,“聚会欢饮,有乡社风”,或作撬马、铁枝、高跷、舞龙、打狮诸戏,杂迎神设醮以“祈福”。
  在旧时,每到元宵节,各地街市大多张灯结彩迎铁枝、踩高跷、舞鱼龙灯,管弦乐奏,锣鼓、鞭炮、铳声震天动地,狂欢直至深夜。乡村人家则在家门口点篝火,尽情娱乐,并于篝火中留取火种,俗称“燃炬”。近年来,这种元宵踩街活动规模大多缩小,不过在我市一些乡镇,依旧有保留良好的“闹元宵”传统,像屏南双溪元宵灯会就非常有可看性。 宁德正月十五闹元宵做什么 各地怎么过   双溪的元宵灯会一般在正月十七举办,其起源于民间信仰与宗族祭祀活动。北宋年间双溪就有民俗巡游活动,最早的香亭迎神、火龙祀福、游花灯等活动,逐步发展成多彩多姿的民俗闹元宵活动。在当天,一般天刚擦黑灯会就开始了,首先出场的是数十米长的香火巨龙,跟在香火龙后面的,是打滚、跳跃、戏球都惟妙惟肖的舞狮。最让人期待的,就是鉄枝了。鉄枝是在一块可移动彩台上,静静端坐着由孩子扮演的观音菩萨和金童玉女等各种人物形象和造型,其集戏剧与杂技为一体,并融木艺、铁艺、画艺、扎艺、布艺等于一身。 宁德正月十五闹元宵做什么 各地怎么过   各地怎么过
  宁德、屏南妇女在元宵节还要“剪纸缀灯,每于灯夜,携供所崇圣母以祈子”。
  霞浦、屏南、柘荣县,新婚者在元宵节前三日,女家要送一对珠灯给男宅,于元宵夜悬床前。并设果酒以宴女宾,俗称“食双杯”。
  福安、寿宁等县,元宵节有以糯米、花生、白糖等搓食“汤丸”的习惯。“汤圆”与“团圆”谐音,寓“合家团圆”之意。
  寿宁城乡有迎神赛会,逐户分发“丁斋”(即米馒头)作为吉祥品,食之以祈全年平安。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