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湖北春节风俗的来历是什么 有哪些讲究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湖北春节风俗的来历是什么 有哪些讲究,仅供参考。

  现如今人们可以感受和经历的很多习俗,都是在很久以前就流传下来的,可以说每个习俗都是有其特殊的来历和说法的。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所以来历也是不同的。那么湖北春节风俗的来历是什么?有哪些讲究? 湖北春节风俗的来历是什么 有哪些讲究   湖北春节风俗的来历是什么
  在湖北,人们过春节是肯定的要吃糍粑的,另外在一些地方还要吃荷包蛋。
  在湖北春节是一定要吃糍粑的,有这个习俗的的来历主要是因为,在以前,湖北人新年头三天是不让煮生米的,必须吃去年留下的剩饭菜,因为剩饭不好吃,逐渐演变成吃面条和糍粑了。在孝感,家里来了拜年客,一定要以糍粑招待,俗语中有“拜年拜年,糍粑发裂”。可见糍粑在湖北春节的重要性。
  在湖北沙市、荆州一带,新一年吃第一餐有个奇特的风俗,那就是吃荷包蛋,这意味着新的一年里,家人都能“实实在在,吉祥如意”。不仅是自己家人,有朋友和亲戚来了,也要加入吃蛋行列,并且数量要加到2个,选蛋也有讲究,须是煮得很嫩、能透过蛋白看见蛋黄的荷包蛋,寓意着“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新一年大家都财源滚滚、大吉大利。 湖北春节风俗的来历是什么 有哪些讲究   有哪些讲究
  除夕,武汉人要贴对联门神、贴福字、贴窗花,要祭祖,吃团年饭,一家人团团围坐,边吃边咵,一直到转钟,才算完成了守岁。零点一到,就放鞭炮,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把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伢儿们。关于过年,武汉还有蛮多歇后语:像腊月下油面——有盐(言)在先;三十夜里吃藕——看穿了;跛子拜年——以歪就歪等等。但是不论这个年怎么过,过年的滋味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是欢喜和甜蜜的。
  湖北人以前过年时,男人一定要在除夕当天,挑水把水缸蓄满,至少要够家人使用3天,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有自来水后,该习俗无形废止。女人则无论再忙,也要给家人做好鞋子,象征“过年穿新鞋,喜事一起来”。然后要将牲畜喂饱,嘱咐狗不要乱吠,以免吓跑财神。天亮前吃饭,“越吃越亮”,全鱼不能动筷,因为要“年年有余”。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