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汕头端午节吃什么 有什么风俗活动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汕头端午节吃什么 有什么风俗活动,仅供参考。

  端午节,又被叫做端阳节、龙舟节或者天中节,因为这个节日在五月初五,所以在民间很多地方又被叫做五月节。而从古代民间看来,农历五月是个不好的月份,这时人们容易患上瘟疫,所以在端午节的时候就要吃上一些传统的食物,依照风俗做一些事情来祈福辟邪。那么汕头端午节吃什么?有什么风俗活动? 汕头端午节吃什么 有什么风俗活动   汕头端午节吃什么
  汕头端午节吃潮汕粽、栀粿、“圣甘枳”、真珠花菜等。
  吃潮汕粽
  潮汕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是从中原传下来的。清雍正《海阳县志》载:“端午插艾蒲于门,艾形虎,又设角黍。”宋明时期,已有不少中原人落籍潮汕,食粽之俗,也应早已有之。初时应是家庭制作,作为祭祀之用,逐步推广为市场销售食品,而且质量不断提高。
  吃栀粿
  潮汕端午节还有吃栀粽的习俗。栀粽是潮汕特有的,它是用栀子(俗称黄枝或枝子)捣碎后浸泡去渣,将黄色液体渗入蒲姜碱液,再渗入糯米粉浆中,搅匀后倒入铺奠裸布的竹粽黄色,能助消化,增食欲,祛疫病。 汕头端午节吃什么 有什么风俗活动   吃“圣甘枳”
  “清明食叶,端午食药”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潮汕饮食俗语。汕头当地的民俗是,清明时节要吃食朴子树叶,端午节则要吃食驱虫良药“圣甘枳(使君子)”。
  吃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时还干脆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黄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粿”,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汕头端午节吃什么 有什么风俗活动   有什么风俗活动
  汕头端午节的风俗活动有悬插“五瑞”、祭祖先等。
  悬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魂,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
  祭祖先
  可能很多人过端午节时都会想起屈原,但是在南方,特别是在潮汕地区,端午这天不单是用来记念屈原,同时它也是做为纪念自己逝去亲人的日子,在这天,人们会像清明节了一样,对自己的亲人进行记念,以勉怀他们生前的事痕,让生者更明白今天平定的日子来之平易。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