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潍坊端午节活动有哪些 这天要做什么事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潍坊端午节活动有哪些 这天要做什么事,仅供参考。

  农历的五月初五,这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端午节,它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成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从中可以看出端午节地地位和重要性。在最早的时候,端午节诞生之时,人们把这天当做是想上天祈求平安、避开邪煞的节日,到现在为止,端午节的习俗和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了。那么潍坊端午节活动有哪些?这天要做什么事? 潍坊端午节活动有哪些 这天要什么事   潍坊端午节活动有哪些 这天要做什么事
  潍坊端午节活动有做香袋荷包、吃粽子、吃粽子、吃鸡蛋等。
  做香袋荷包
  端午节在身上带香袋或者荷包是古时候潍坊人的传统习俗之一。香袋是用布做成的,内装朱砂、冰片、木香、香附等镇静芳香的五味中药,多带在小孩和老年妇女身上,据说有驱邪避瘟的作用。 荷包是青年妇女绣制的精品服饰,内装几味芳香的中草药,戴在身上辟邪驱病,后逐渐成为常年不离身的佩戴饰品。 潍坊端午节活动有哪些 这天要什么事   吃粽子
  据说屈原投江之后,人们为了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放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这天吃粽子。粽子是用黍米或糯米加红枣用苇叶包成的三菱角式的食品, 初四夜里包好煮熟,初五早晨食用。在安丘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送”的俗语,说明过了端午节,就没有冷天了。
  戴五丝
  “五丝”是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缕制成的。古代用五色丝线,后用棉线代替丝线,名称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脚脖和脖子上都带上一缕“五丝”,直到端午后下第一场大雨时,才解下来将其扔到水流里,让其顺水飘走。传说,“五丝”能变成蚯蚓。人们认为戴“五丝”能驱邪避灾,保护儿童成长。 潍坊端午节活动有哪些 这天要什么事   吃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有端午吃鸡蛋喝雄黄酒的习俗。在小孩尚未睡醒的时候,把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孩的肚子上滚几个来回,说这样一年之内小孩不肚子疼。还有的在煮蛋时,加上从坡里拔来的苦夏草,说小孩吃了苦夏草煮的鸡蛋好,不苦夏。认为端午节喝了雄黄酒,能保平安幸福。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