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河南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风俗活动有哪些

编辑:小普  点击量:   来源:普贤居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普贤居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各地民俗给您推荐民俗文化:河南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风俗活动有哪些,仅供参考。

  虽然端午节人们最先想到的美食就是粽子,但是实际上,端午节的美食其实不仅仅只有粽子,粽子只是最突出的一个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的代表而已。在我国民间很多地方,端午节其实还有很多其他要在这天吃的食物。那么河南端午节吃什么食物?风俗活动有哪些? 河南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风俗活动有哪些   河南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河南端午节吃煮大蒜、炸菜角和糖糕、粽子等食物。
  煮大蒜
  在河南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蒜是地里新收的,透着一股水灵脆嫩,外面的紫皮很打眼,鸡蛋是刚从草窝里捡回来的鲜鸡蛋,还带着鸡屁股的余温。把大蒜和鸡蛋一起下锅,顺便放进几片艾叶,煮熟了之后,鸡蛋就着蒜瓣一起吃下去,据说这样吃也能除病消灾。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炸菜角和糖糕
  在河南一些地方,端午节还要吃炸菜角和糖糕。炸菜角和糖糕一定要用加了菜油的烫面做皮儿,菜角的馅儿必须是鲜嫩的韭菜和红薯细粉,糖糕里面包掺了面粉的白砂糖。只有这样炸出的东西才好吃——外表金黄,内里软糯,绝不会产生死面那种硬邦邦的口感。
  粽子
  吃粽子 河南人吃粽子为甜粽子,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包的材料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河南端午节吃什么食物 风俗活动有哪些   风俗活动有哪些
  河南端午节的风俗活动有戴五色线、挂香包、点雄黄等。
  戴五色线、挂香包
  在河南端午节前夕,家长都会去街上买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回来拧在一起,成为五色线。然后系在孩子的手脚和脖子上。从端午节当日算起,要一直戴到至七夕才能解下来。五色丝线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拴五色丝线的风俗,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认为五色是吉祥色。河南的端午节,还会给孩子穿上五毒肚兜。还会制作漂亮的香囊。用布缝成大大小小几个小包,里面都装上艾叶等香料。用干大蒜头的蒜薹部分,截成小段,用五色线穿成一串,和几个香囊组合连接在一起。精美的挂饰,挂在孩子的脖子上,很是漂亮。
  点雄黄
  端午节的早上,长辈们都会事先找一个大碗,里面放点雄黄,再兑些酒或清水,把固体雄黄化开,成为橘黄色的液体。用手指或者毛笔蘸一些雄黄,在孩子的脑门上和耳朵后面、肚脐上,点一点。

普贤居专注弘扬传统文化,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感谢您的支持,内容仅供参考娱乐。

梦见

星座测算

2022十二生肖运程